一、呼吸系统类
1. 咳嗽气喘,痰黏色黄,咽喉肿痛——蛇胆川贝液
【适应】清肺,止咳,除痰,适用于肺热咳嗽引起的痰多、气喘等症状,尤其适合风热感冒后引发的咳嗽。服用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。
2. 慢性咳嗽,痰少而黏,咽干口燥——蜜炼川贝枇杷膏
【适应】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用于肺燥之咳嗽、痰多、咽喉干痒等。糖尿病患者慎用,服用后不要立即大量饮水,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。
3. 风寒咳嗽,咯痰色白,鼻塞声重——杏苏止咳糖浆
【适应】宣肺气,散风寒,镇咳化痰,针对风寒感冒咳嗽、气逆等症状。服药期间注意保暖,忌生冷食物。
二、消化系统类
4. 脘腹胀满,嗳气反酸,食欲不振——香砂养胃丸
【适应】温中和胃,适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、痞满,症见胃痛隐隐、呕吐酸水、不思饮食等。饭前服用,效果更佳。
5. 腹泻腹痛,肠鸣便溏,消化不良——补脾益肠丸
【适应】健脾和胃,涩肠止泻,用于脾虚泄泻症,如慢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等出现的腹泻、腹胀等症状。可搭配山药小米粥等食疗,增强健脾效果。
6. 便秘,大便干结,数日一行——一清颗粒
【适应】清热泻火解毒,化瘀凉血止血,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、目赤口疮、大便秘结等。脾胃虚寒者慎用,服用期间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
7. 恶心呕吐,胃脘不适,食积不化——保济丸
【适应】解表,祛湿,和中,适用于暑湿感冒、晕车晕船及饮食不当引起的肠胃不适等。可随身携带,出现不适时及时服用。
三、心脑血管类
8. 胸闷心痛,心悸气短,冠心病心绞痛——复方丹参滴丸
【适应】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,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,症见胸闷、心前区刺痛等。舌下含服吸收更快,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立即服用。
9. 头晕目眩,耳鸣健忘,高血压——松龄血脉康胶囊
【适应】平肝潜阳,镇心安神,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、眩晕、急躁易怒等,也可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。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。
10. 失眠多梦,心悸怔忡,神经衰弱——养血安神片
【适应】滋阴养血,宁心安神,适合阴虚血少所致的头眩心悸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睡前避免过度兴奋,保持规律作息。
四、风湿骨病类
11. 关节红肿热痛,屈伸不利,风湿性关节炎——四妙丸
【适应】清热利湿,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,症见足膝红肿、筋骨疼痛等。孕妇禁用,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12. 腰肌劳损,腰部冷痛,活动受限——壮腰健肾丸
【适应】壮腰健肾,祛风活络,适合肾虚腰痛、风湿骨痛等,可配合腰部按摩、热敷,促进药物吸收。
13. 骨质增生,关节疼痛,活动不利——骨刺平片
【适应】补精壮髓,壮筋健骨,通络止痛,用于骨质增生(包括肥大性腰椎炎、胸椎炎、颈椎综合症、四肢骨节增生)。按疗程服用,效果更佳。
五、妇科类
14. 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,经期紊乱——乌鸡白凤丸
【适应】补气养血,调经止带,用于气血两虚,身体瘦弱,腰膝酸软,月经不调等。月经不规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,月经结束后开始服用。
15. 带下量多,色黄质稠,阴部瘙痒——妇炎康片
【适应】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,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量多、色黄、气臭,少腹痛,腰骶痛等,如盆腔炎、阴道炎等。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,避免性生活。
六、儿科类
16. 小儿发热,咽喉肿痛,感冒咳嗽——小儿咽扁颗粒
【适应】清热利咽,解毒止痛,用于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、乳蛾,症见咽喉肿痛、咳嗽痰盛等。根据儿童年龄调整剂量,服药期间多喝温水。
17. 小儿积食,腹胀腹痛,食欲不振——小儿化食丸
【适应】消食化滞,泻火通便,用于小儿胃热停食、肚腹胀满、恶心呕吐、烦躁口渴等。日常注意控制孩子饮食量,避免暴饮暴食。
七、其他类
18. 蚊虫叮咬,红肿瘙痒,轻度烫伤——京万红软膏
【适应】活血解毒,消肿止痛,去腐生肌,可用于轻度水、火烫伤,疮疡肿痛,创面溃烂等,也适用于蚊虫叮咬后的止痒消肿。涂抹前需清洁患处,避免感染。
19. 中暑头晕,恶心呕吐,腹痛泄泻——人丹
【适应】驱风健胃,用于消化不良,恶心呕吐,晕船,轻度中暑、酒醉饱滞等。可含服或温开水送服,夏季外出可随身携带。
20. 牙龈肿痛,牙周炎,口臭——牛黄解毒片
【适应】清热解毒,用于火热内盛,咽喉肿痛,牙龈肿痛,口舌生疮,目赤肿痛等。不宜长期大量服用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最后想对大家说
中成药是中医药的精华,但“对症下药”是关键。
不同症状、不同体质适用的药物各不相同,切不可随意用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